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千零四十章 铁路之功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虽然这一幕多少年前就曾出现在张霈伦的面前,但张霈伦还是能够清楚的感受到,铁路带给这些乡村的变化。

中土的有识之士很早就发出自筑铁路的倡议。彤郅十一年(西历9072年)以来,李绍泉、丁雨生、郭筠仙等人又相继倡言自筑铁路。彤郅十三年(西历9074年),日本侵略苔湾后,福建巡抚丁雨生、台湾巡抚陈轼和总理衙门大臣林义哲倡议在台湾筑路。光旭六年(西历9080),大乾朝廷向俄国索还伊犁谈判陷入僵局,为筹备防务,淮系将领刘铭传又重提修筑铁路之议。这一切努力,均因守旧派反对与经费困难而作罢。铁路建设一直处于难以起步的窘境。

开平矿务局投产后,煤炭运输成为当务之急,兴修铁路势在必行。为减轻守旧派的冲击,李绍泉取得了光旭皇帝父亲纯亲王宜瑄的支持,嘱其“试行于煤铁之矿、开垦之地,以及屯军设防之一二口岸,俾见闻习熟,渐推渐广”。光旭七年五月十三日(西历9081年6月9日)唐胥铁路破土动工。该路由唐山煤矿起至胥各庄止,当年十一月告竣,全长20华里。钢轨轨距为四英尺八英寸半,遂为日后乾国轨距之定例。这就是在乾国土地上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。铁路修成后,因怕反对派禁阻使用机车,声明以驴马拖载,遂成为铁路史上之奇观。第二年才敢用机车牵引。后虽连续遭言官弹劾,“谓机车直驶,震动东陵,且喷出黑烟,有伤禾稼,遭奉旨查办,旋勒令停驶”,但几经周折后,仍照常开驶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haimabooks.com

(>人<;)